加入收藏 | 网站地图 | TAG标签
挂失登报网
登报声明 > 新闻资讯 > “民间报纸收藏者”冯艺

“民间报纸收藏者”冯艺

2013-12-30 18:24 来源:挂失登报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:

    报纸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媒体,老报纸人民网传媒



  冯艺:说我"痴"不是贬义 那是非一般的执著

  面对“有人说您是“报痴”您有什么感受?”的问题,冯艺坦言,自己对报纸收藏确实挺痴迷。“痴”也不定是坏词,如果用“痴”去做事业的话,是一种专业精神。冯艺很喜欢“痴”这个字。冯艺回忆说,“年轻时,做什么什么不成,干什么什么不成,很苦恼。年轻时烟瘾很大,戒烟成功以后,接触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藏报纸,收藏老报纸是 让我没有三心二意,没有见异思迁的事,我现在打算把这个做到我老死。”

  每天都会收到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报纸



  做生意的积蓄全买了报纸

  当记者提出“您做这么多年的收藏,买报纸都需要钱,资金怎么来的?”问题时,冯艺表示,“我早期的资金,主要是原来做生意的一些积蓄,有几十万块钱,我老婆也不知道,我全部都买成报纸了。这是一大块。再后来就是节衣缩食,我多少年也没买过衣服,旧衣服一直在穿。”随着收藏时间推移,还有一些藏品是靠交换。

  谁要给我一万块钱  我不出门就可以花掉

  冯艺告诉记者,目前他收藏的瓶颈就是资金。“报纸的品种从晚清到现在有三万种,三万种加上各种重大事件,不同日期里还有特刊、号外,还有其他相关的东西,就是十几万种,好东西实在太多。因为我收藏在到这个程度,名声在外,就有人问我要不要他们收集到的东西?这些都很贵,谁要给我一万块钱我不出门,就可以花掉,我打一个电话就可以花掉。”

  用知识来武装收藏 报纸收藏需要知识与收藏古钱币、邮票、瓷器不同的是,报纸收藏更需要知识,要有出版史、印刷史、纸张史的知识。冯艺透露,“对这些历史进行深度的了解,这对你收藏报刊有很大的帮助,你就会收藏到别人收藏不到的东西,一旦当你做大了以后,机会就越滚越多。”“淘”报纸有技巧

  访谈中,冯艺还向记者透露了收藏报纸的窍门。由于冯艺在库房里搬了将近三年的人民日报,把人民日报从头到尾看了8遍。脑子里装满了人民日报上记载的重大事件,想起哪一件就能像过电影一样回忆出来。冯艺说,“记住每年的重大事件,就更容易辨别报纸的年份。收藏时比较容易走捷径,你就能知道哪些日子比较重要。可以花相对少的钱,拿到的好东西,再转给别人,还可以多拿一点钱。我买东西,一堆我大概翻翻,日期一算,就能知道里面有没有记录重要事件的报纸。我不会让卖报纸的人看到我要什么东西,讲价格的空间就大了很多。往往是买回去一翻果然有我想要的老报纸在。”

  报刊收藏潜力巨大



  收藏的报纸改写了新闻史的记载

  冯艺告诉记者,他收藏的一些报纸改写了新闻史的记载。比如说《南洋七日报》,这是上海出的。是复旦大学图书馆有藏,最晚是29期,根据29期里的内容,断定有30期,而冯艺收藏到的是58期。

  冯艺:收藏了20几年  的心愿是传承历史

  目前,冯艺已经在合肥太湖路办了安徽省第一家老报纸陈列馆——“中华老报馆”, 尽管面积很小,但陈有自晚清、民国、文革、建国初期至今各个历史时期老报纸5000余种,30多万份。虽相对于库藏中6000余种80多万份原版老报纸来说,馆内展出的只是冰山一角。但这些老报纸的内容,百姓生活、民俗传统、军事文化、卫生体育无不囊括,体现了丰富的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。

  从收集报纸一开始,冯艺就希望让更多人看到,特别是年轻人。对于媒体的采访也是有求必应。冯艺办过很多展览,被他称道的是“中国体育百年大型图片史料展”。冯艺认为老报纸可以把断裂的历史连接起来、完整起来。报纸可以传承历史,也可以完善历史。“文化传承更重要,精神的传承更重要。这是我收藏报纸我认为最满足的一点,并不说我很牛,到处去显摆,其实不是,我就是为了传承。”


《“民间报纸收藏者”冯艺》来源网络,转载请注明出处

登报声明流程:

  • 1.进入挂失登报网登报界面;
  • 2.选择登报证件类型、登报报纸,并填写相关证件信息;
  • 3.选择快递方式及快递接收信息;
  • 4.提交登报声明订单,支付宝担保交易缴费;
  • 5.签收快递之后请及时确认付款,并对我们服务进行评价。
挂失登报网

注:

  • 1.一般情况下下午两点前下单,第二天见报,顺丰快递,第三天可到,普通快递地区3~5天可到
  • 2.我们承诺见报付款,如若报纸无效,免费重新刊登,直至满意为止
  • 3.咨询电话: 15157007862
  • 4.咨询QQ:挂失登报网-小登 挂失登报网-小报

责任编辑:挂失登报网

资讯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