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文献综述
(一)框架的概念
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(Bateson),由高夫曼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。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,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。
一般来说,框架是认知、阐释、呈现事物的一种架构,经过符号转换与操作的过程,选择、组织了特定内涵,呈现出某种具有核心意义的思想类型,而这些思想类型又反映出特定的社会文化价值。
新闻框架(news frame)就如同框架的字面涵义,所指的是新闻报道所呈现的真实是建构的、有所局限的。新闻框架的存在使事实的全体和背景简单化,容易引导受众只重视问题的一个方面,而忽视另一些方面。社会真实并不是客观的独立存在,新闻报道是在环境中选择某些素材加以重组而建构社会真实,这一个过程即为框架。因而新闻报道是“框限”部分事实,“选择”部分事实以及主观地“重组”这些事实的过程。
(二)、框架分析的途径
在本论文研究中,我主要是引用梵迪克的新闻言说分析,利用言说分析来寻找新闻框架。
二 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
(一)研究对象
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如何,往往由它的软实力来体现。新闻传媒就是如此。在此我选择了研究对象是日本的《读卖新闻》。中日关系源远流长,日本《读卖新闻》(以下简称《读卖》)是日本第一大报,具有100多年的办报历史,曾被《世界吉尼斯大全》列为全世界发行量 的日报,在日本国内具有十分强大的公信力。他的受众主要是普通的日本老百姓,所以他的新闻读起来往往简单通俗,大多数人都能看懂。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我收集与分析新闻文本。
(二)研究方法
本论文使用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,并参考了台湾传播学者臧国仁对框架层次结构的划分。
内容分析法是被广泛运用于文本分析的一种极具灵活性的定量方法,原为社会科学家借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,对历史文献内容进行内容分析而发展起来的。后来,美国的一些传播学研究者,利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报纸的内容,了解信息发展的倾向,随后,内容分析渐渐扩大到对各类语文传播,如报纸、电视、电影、广播、杂志、书刊、信件、演讲、传单、日记、谈话等等的分析,以及对各类非语文传播,如音乐、手势、姿势、地图、艺术作品等的分析,成为传播学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②。
臧国仁曾经将框架划分为的高层次结构,框架的中层次结构以及框架的低层次结构。框架的高层次结构。高层次的意义经常以一些特定的形式出现,如标题,直接引语。框架的中层次结构为新闻话语分析,框架的低层次结构是指框架通过关键词和基调表现。③本论文主要对《读卖》对于“毒饺子”事件的报道框架的中层次结构进行分析。
本论文的研究架构有以下四部分组成: 报道概况;报道体裁;消息来源;报道的形式结构。通过这四部分的分析,来体现《读卖》对于“毒饺子”事件的新闻框架建构。
三、样本选取与类目建构
(一)样本选取
通过国家图书馆的Access World News(世界各国报纸全文库),我选择了“China dumpling”,“Chinese dumpling”,“China gyoza(日文饺子的意思)”,“Chinese gyoza”这四组关键词进行了搜索,共搜得有关于“毒饺子”事件的新闻文本108篇。在经过筛选之后,得有效新闻文本66篇,占相关文本总量的61.1%。
有效新闻文本指“毒饺子”事件在新闻中占主要内容,包括因为事件日本政府的反应和采取的相关行动。
(二)类目建构
本文中,类目建构的目的是为了建构《读卖》新闻报道的形式结构。
台湾学者臧国仁1994年在用“框架分析法”来分析报纸内容时提出新闻报道形式结构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变量。新闻报道的形式结构又叫新闻基模,是探讨报纸内容的结构性意义④。荷兰传播学者梵·迪克针对新闻报道,指出一则新闻报道的形式结构包括摘要和故事两大部分。摘要包括标题与导言,故事包括本事和评论,本事和评论之下再分为情节、
背景、语文反应、期望、评估等细项(本研究称为变项)。若以其特定的新闻事件中所有新闻报道来说,每一则新闻的主旨亦可进一步成为该新闻事件中某一个基模变项。本文把“毒饺子“事件的新闻话语结构归为以下七个分析单位:
1、主要事件:由角色与行动组成,是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。
2、事件结果:由主要事件引起的非言语后果,包括主要事件的结果或当事人对主要事件的反应以及采取的行动。
3、景况:对于事件情节状况的描述。
4、先前事件:距离主要事件较近而与主要事件有间接关系的背景。
5、历史:发生在主要事件以前一段事件内的时间或因素,与主要事件有因果关系,但距主要事件较长,往往达数个月或者数年之久。
6、口语反应:其它各方对主要事件的言语反应,包括对该事件的评论,预测和评估。重点在于口语部分,例如某某说,某某表示。
7、评估预测:记者本人或媒体组织对主要事件的评价,或者对主要事件未来发展的判断。
登报声明流程:
注:
《日本第一大报《读卖新闻》集中报道:“毒饺子》文章版权声明:
《日本第一大报《读卖新闻》集中报道:“毒饺子》由挂失登报网采集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及相关权利人所有,如果侵犯版权,请联系挂失登报网,我们将会及时处理。